图书馆内景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详情

西交院图书馆|科普智慧——梨园唱念做打

时间:2023-03-22 浏览量:1014

科普智慧——梨园唱念做打

为什么戏曲艺人叫做梨园弟子呢?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说道: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 ,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意思是说,各个班子的戏曲艺人将齐聚湖亭,表演看家本领。通常,人们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那么,戏曲和梨园有什么关系,人们为何要这样称呼戏曲艺人呢?

戏曲艺人被称为梨园子弟是从唐玄宗时期开始的。据《新唐书·礼乐志》当中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不但懂音律,还打得一手好鼓,还是个戏曲行家。他曾经挑选了300名乐工舞女,置于梨园中亲自调教。如果乐工弹奏有破音走调的,唐玄宗一听就能听出来。据说,当时的梨园只是皇宫之中的一个果树园,场地空旷,花蝶飞舞。乐工弹奏,宫女翩然起舞,人景合一。可以说,梨园既是人间仙境,也是培训演员的基地。所以,后人便以梨园子弟来称呼这些乐工舞女。因此唐玄宗也被称为了戏曲的祖师爷。

随之衍生而来的,还有梨园行——戏班子;梨园世家——戏曲家庭;梨园界——戏曲界等。梨园弟子虽然泛指戏曲演员,但是,他们在梨园中的分工却是很细的。按照类别分,梨园子弟分为乐部和舞部。其中,乐部又分为坐部和立部。所谓的坐部,指的是一些资历高、技艺好的演员,因他们可以坐在堂上表演而得名。与之相对,立部则是只能站在台下弹奏的乐手。根据各自扮演角色,所在声部的不同,立部又细分为男部、女部和小部(儿童)。舞部则根据舞蹈的形式划分为文舞和健舞。据唐代皇家墓室壁画显示,这一时期的宫廷曲艺,已经达到了极为繁盛的程度。

 

戏曲当中的唱念作打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当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戏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扮演故事、塑造人物服务。早在汉代百戏中就有《东海黄公》的节目,通过武术和杂技,表演简单的故事。唐代盛行歌舞,以载歌载舞著称。宋杂剧演出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把歌舞、戏剧、杂耍集于一台,起了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作用。元杂剧在表演上已有简单的武打。明代弋阳、昆山诸腔勃兴以后,在声乐和舞蹈技艺的结合方面渐趋完善。清乾隆、嘉庆年间,徽调与汉调合流,继承昆、弋的传统,吸收各种地方戏的优点,逐步向京剧演变,大致到了同治、光绪前后,一个以唱念做打多样统一的完整艺术形式才日臻成熟。 

中国戏曲剧种为数众多,表演上运用的艺术手段各有侧重。大抵扮演生活小戏的花鼓、采茶等系统的剧种,载歌载舞;由坐唱形式搬上舞台的滩簧、曲子等系统的剧种,侧重说唱;昆曲、高腔、皮簧、梆子系统的剧种,唱念做打四功并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剧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上述差别已逐渐缩小。目前,各剧种大都具备了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

 

戏曲当中的四功 五法 十耍具体又指的是什么呢?

戏曲艺术将表演技巧概括为四功、五法与十耍。四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唱功、做功、念白与武打。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至于法,则解释不一。一说是身法这作为一种解释,一说是手眼身步法。这样,五法就变成四法了。还有认为之误,指的是水发技术,但是已包括在十耍之中。按稈砚秋的见解,则应改为口法是为了练好唱念功夫。十耍则包括水袖、髯口、翎子、扇子、靴子、帽翅、马鞭、笏板、牙和水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悦听有声数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