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详细内容  /  正文

文章内容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成功举办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建设与校企合作研讨会

作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吴明雪    发表时间:2025-04-29    浏览量:191

4月27日,在国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建设与校企合作研讨会。来自中车集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西屋交通运输集团等10余家行业领军单位的13位专家,以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建设与协同育人新模式。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校领导曹庆年、李萍、吴伟、石广田、张慧、徐炜、潘春辉及相关二级学院领导与校内百余名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丁旺才主持。

聚焦国家战略

本次研讨会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深化产教融合新内涵5年)》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部署要求,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核心主题,围绕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展开。校长曹庆年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始终以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为己任。此次会议既是学校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轨道交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迫切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呼吁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建言献策,助力学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宝贵指导。

研讨会期间,来自业界与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前沿与教育创新进行了精彩分享与深入交流。



前沿思想碰撞,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首席专家周殿买以《国内外高速铁路技术及走行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为题,深度剖析磁浮交通、轻量化材料等前沿技术,指出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是未来高铁技术迭代的核心方向。


技术革新:解码全球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罗情平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思考》,分享智能运维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等创新实践,强调“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同频共振”。


教育变革:探索AI赋能培养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段哲民教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报告中提出,应构建“AI+教育”双螺旋体系,通过智能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训等技术重构教育生态。

国际视野:借鉴项目管理先进经验

西屋交通运输集团邱宏阁结合跨国项目案例,分享《项目管理在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实践》,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跨文化协作在复杂工程中的重要性,为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提供了国际化视角。

教育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西安工程大学王晓华教授带来《“一核两翼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建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实践融合、产学研结合、课赛证结合”三维路径,培养“精技术、善创新、能协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圆桌研讨凝聚共识,明确校企合作路径

在随后举行的分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产业学院机制体制建设及科教融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展开深入探讨。第一分会场产业学院机制体制建设方面,成立了轨道交通产业学院理事会,确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织架构,着力打造“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第二分会场科教融汇与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方面,围绕“工学交替”“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灵活培养机制,探索高校科研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新模式,推动“项目制学习”实践,强化学生参与真实科研攻关能力,同时研讨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创新与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产教融合创新育人的重要平台,为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中书写产教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