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优化教育生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浙江实践

时间:2023-08-25 作者:教育部评估中心 浏览量:7375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经取得重要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优化教育生态和促进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机制。2013年,教育部确定浙江省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我们“三维质量评价”切入,构筑“三维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历时10余年,着力推进区域、学校、学生的评价改革实践,构建优化生态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学校诊断改进机制,深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实践。

从优化教育生态信念出发,持续探索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可行路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问题,区域评价结构失衡,“唯分数”加剧校际恶性竞争,城乡教育差异加大;学校评价过程略化,重统考比较、轻过程改进,导致教学管理功利化、短视化;学生评价偏重结果,重学业成绩、轻多元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短板明显,学业负担过重。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片面的教育质量观作祟,导致教育生态被破坏。

1.着眼优化教育生态,提出“三维质量”概念及基本模型

2011年,本项目首次提出“结果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构型质量”的“三维质量”概念。2014年,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提出“三维质量评价”与区域质量管理、学校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相对应的分层承责模型。2016年,从教育生态视角出发,本项目提出“结构合理、过程科学”是良好教育生态关键特征的观点,分层承责模型逐步成熟。“三维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也逐渐成型(见图1

 

2.通过监测的迭代创新,逐步构建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013年开始,本项目把教育质量监测的构想逐步付诸实践。初期主要借鉴上海市的“绿色评价”。2013-2016年,本项目及时将监测结果反哺区域与学校实践改进,研制了《教学导向报告》,推动监测结果循证研究与反馈应用的突破与创新,营造尊重教育规律的良好生态。

2018年,本项目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区域、学校、学生三层面的主要评价指标,引导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理念的转变。2020年,本项目通过数据实证计算各地初中教育的结构型质量,实施“三维质量评价”,发布区域教育生态的预警信息。2021年,本项目形成结构型质量3.0分析框架,被浙江省全省县域教育现代化评估采纳。

3.重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推动统考向学校学习质量调查的转型

2014年,本项目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与问题”调研,分析校际统考的背后机制,剖析过度横向比较的负面影响。2016-2017年,项目组开始“重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研究,揭示优质学校在考试评价中的特征与规律,提出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推广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2018年,本项目在试点区尝试开展“学习质量调查”,旨在诊断改进学生学习质量,着眼于遏制统考、发现问题、诊断归因,目前已作为区域性统考转型的思路在浙江省内推广。

4.聚焦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全面发展,落实评价的导向作用

2018年以来,本项目基于监测数据创新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多种样本分组,采用结构方程、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按照组合分析、聚焦深入、比较分析与模型构建等路径,透过数据发现问题与规律,就学生学习品质、学业负担、抗逆特征、问题解决以及学校教学管理、办学活力等专题,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结论与模型。特别是聚焦学生学习品质研究,发现学习品质对学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出“要将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转化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推力,必须重视学习品质这一重要中介变量”的建议。

遵循优化教育生态理念,建立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新模式

要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须从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入手,从资源配置的视角考察区域教育发展,从教育过程的视角考察学校办学质量,从综合评价的视角考察学生的全面成长。

1.提出生态视角的“三维质量”分层承责模型

本项目分析教育质量有三个维度。其中,结构型质量反映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状态的可持续性。过程型质量反映学校实施课程的水平与活力,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等学校教育过程的情况。结果型质量反映学生学习结果与进步情况,包括学业表现、品德行为、学习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区域层面的主要责任在结构型质量,以合理的结构支持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的主要责任在过程型质量,以科学的过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层面的主要责任在结果型质量。三者共同建构了“三维质量”的分层承责模型。

生态视角下的“三维质量”强调区域教育结构型质量的重要性,重视教育的均衡、公平与优质,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与活力。这一综合的质量描述明晰了不同层面教育质量的功能,强化了三个层面教育质量的内在关联

2.创新和发展“四个关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不只是一种技术,更是指导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的理念与方法,是多指标、多途径,系统考虑教育评价诸方关系的综合方法与手段。教育生态的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本项目发展构建了“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四个关注”丰富与完善结果型质量和过程型质量的内容,注重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及机制,体现优化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切入点,反映品德行为、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包括学科中的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的学业评价。

关注学生学习品质。聚焦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品质,如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内生性的成长驱动力与思维品质或策略素养。

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与投入成本,从学生的客观学业投入(睡眠、作业时间等)与主观负担感受两方面刻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学习体验,同时关注人际环境(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揭示不同教育主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机制,包括学校管理能力、教师教学品质、师生关系、家长参与等,从家庭、教师、学校与区域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探寻学生进步的机制。

3.构建聚焦结构型质量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扭转区域层面聚焦升学率攀比的倾向,须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因此,基于监测数据,浙江省2019年构建“三维质量评价”的分析框架(见表1),以结构型质量为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

 

结构型质量是以不同群体发展质量的差异程度来描述的,包括城区公民办学校的差异度、城乡公办学校的差异度、富裕家庭子女与贫困家庭子女发展的差异度三方面,分别反映区域内公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教育公平状况。

结构型质量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民转公”,加快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警作用。浙江还绘制了基于各县区结构型质量的热力图,对部分地区发出预警,揭示区域教育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20208月,各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单正式发布,这是浙江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创新。聚焦结构型质量的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明确体现了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精神,引导地方克服唯分数的惯性,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引领教育的共同富裕。

4.建立聚焦学校过程型质量的“学习质量调查”机制

以前学校往往以统考成绩排名的横向比较来评价教师,导致教师过度重视考试分数,学生学业重负低质,消极影响巨大。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经验,本项目推广“学习质量调查”。区域借鉴教育质量监测技术开展旨在诊断归因的学情调查,关注教师教学方式与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收集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体验与课业负担等过程信息,结合期末学业测试,通过区校互动的聚焦过程型质量的综合分析,指导实践改进。其关键技术包括学生学业发展的全面评价、对教学过程与成长环境的调查、“以校为本”的分析反馈技术(学校自我诊断+测评团队数据分析+点对点反馈与研讨)、基于诊断的学校改进实践。

“学习质量调查”将家庭作业、睡眠休息、课外辅导、师生关系、课堂表现等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成为学校检视自身教学手段、端正办学方向、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参照。这一基于实证的评价与改进机制,促使区域性统考从比较施压向诊断改进的转型。

回应新时代评价改革要求,为省域改革提供先行样本

浙江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呼应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框架,为“双减”政策提供实证支撑,圆满完成了国家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任务,优化教育生态的导向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省域教育评价改革的先行样本。

1.“三维质量评价”等部分咨政成果转化为教育政策,并被深入推广

针对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结合“三维质量”等理论建构,一些教育评价改革成果体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中。2018年,本项目《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的建议》为民盟中央参政议政文件采用,专报《关于深化我省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 持续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建议》获浙江省分管省长批示采纳。2019年,结构型质量被纳入浙江省县域教育生态监测与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试点四年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正式在浙江省推广。

2.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循证改进实践的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浙江省教育监测在指标框架和监测工具研发、过程组织、数据挖掘、结果应用等方面的整体能力得到国内同行高度评价。作为落实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对教育现状的监测描述如实客观,一些监测数据已成为浙江省县域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指标;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评价改革实践的源动力,根据监测循证提出的改进方案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绘就了目前颇具浙江省特色的综合评价改革画卷。

本项目不少监测成果的反馈与应用已取得成效。如科学实验操作监测推动了实验开出率与专职师资配备率迅速提升;初中监测形成学生劳动实践与责任感水平正相关的结论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体现在相关文件中;依据初中聚类分析发现的“强指导、低控制”符合学校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学校分类发展建议已融入“初中提质强校工程”。

3.“三维质量”引导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教育生态有所改善

结构型质量方面。“优质均衡公平”是结构型质量的价值取向,自从向各县区颁布聚焦结构型质量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单》以来,县区教育局的工作重心悄然发生变化,在其他政策的合力作用下,正向减少城乡学校的差异度方向努力,向合理调整公民办学校比例的方向转变,向改善新居民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的方向投入。

据国家教育优质均衡专项监测显示,2019年浙江省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在0.3以内,为全国最小。2019年,全国首批认定的两个优质均衡发展县均在浙江,海盐县正是浙江省监测中发现的教育公平状况较好、农村抗逆学校最集中的县之一。

过程型质量方面。推广“学习质量调查”与重建学校质量管理机制使教师从分数横向对比转向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育人能力上。据2021年对浙江省7万余名教师的在线调查显示,有近30%的区域实施了“学习质量调查”,55.1%的教师能够得到学校教学质量调查的有效信息,36%的教师经常自主命题。遏制横向对比、补齐教学短板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浙江省测量可比数据显示学生成长环境有所改善。师生关系方面,小学生2021年指数为74%,比2014年提高了3%;初中生2019年师生关系指数为72%,比2014年提高了19%。学业负担方面,小学生2018年日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的比例比2014年提高12.9%;初中生2019年日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的比例比2014年提高12.6%

结果型质量方面。学生全面发展是结果型质量的内核,浙江省注重引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浙江省继科学操作能力监测常态化后,基于捕捉表现行为的信息素养实践监测也取得技术突破,这些都起到很好的教学导向,指向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浙江省测量的可比数据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品质有所提高,2018年学习动力指数比2014年提高了9.5%2021年的学习策略指数比2014年提高了8.9%。学生的学习生活满意程度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