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 文章内容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讲座

作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吴明雪     发表时间:2025-04-29    浏览量:72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教学质量,422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讲座。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领域专家王津红教授应邀主讲,学院副院长任小文主持,各教研室老师和各专业学生代表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王津红教授以AI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制造变革”为主题,从行业发展趋势切入,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示范院校的典型实践,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多轴数控加工、MES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她指出,当前制造业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迁,生产流程趋于无人化,管理决策依赖算法驱动,急需具备“跨学科知识+系统化思维”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围绕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创新案例,王津红强调:AI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重构专业知识体系的关键。高校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打造‘机械+电子信息+工业工程’的融合型课程体系,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AI技术更迭快、教学如何跟上”的普遍难题,王津红结合西安职院的教学改革经验,提出“四链融合”创新路径:一是课程链: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引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开发“故障树-贝叶斯网络”混合课件,实现抽象理论可视化;二是实践链:构建“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支持学生自主训练机械臂轨迹规划、多轴联动插补等AI算法;三是评价链:对接企业真实需求,设计课程大作业,如开发“基于YOLOv8的播种质量检测系统”,以商业价值衡量学习成果;四是师资链:组建“高校-企业”双导师团队,鼓励教师每年参与不少于3项企业AI项目,推动教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讲座为学院“人工智能+”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后续,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将陆续开展教师工作坊、学生技能竞赛等多项实践活动,持续强化AI赋能下的专业育人模式,着力培养更多契合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