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 文章内容

人文与管理学院音乐学教研室赴哈尔滨进行专业调研

作者:人文与管理学院 曹馨予     发表时间:2025-04-22    浏览量:294

为深化音乐学(师范类)专业建设,探索学科改革与人才培养新路径,417日至19日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美育教育中心主任、音乐学专业负责人宁慧教授带队,携音乐学教研室副主任王力博副教授、音乐学教研室副主任师冬冬老师及曹馨予老师,一行四人先后走访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课堂观摩等形式,全面汲取省内高校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17日下午,调研团队一行来到哈尔滨音乐学院进行专业调研。在教务处副处长林岩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校专业音乐厅、智能琴房及录音棚等设施,重点了解其“高艺术性+强师范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据负责人介绍,哈音通过1+1+1”培养模式(1年专业基础、1年教育理论、1年全流程实践,实现演奏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双向强化。哈尔滨音乐学院“双师型”师资结构(专业教师需具备演奏家经历,教育教师需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及“星期音乐会”实践平台引发调研团队关注。

18日上午,调研团队一行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进行专业调研,对于音乐学(师范)专业建设进行交流和研讨。会议由刘嘉宁副院长主持,胡中辉副院长、音乐教育系副主任李娜、党支部书记李世纲、教法教研室主任周兴国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发言。刘嘉宁对来访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及音乐学院的基本概况,希望通过本次专业建设交流,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为新一轮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依据。胡中辉对音乐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从教学单位的设置与培养目标、教学成果及科研成绩、对音乐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使来访专家深度了解了我院的整体发展状况。李娜介绍了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建设思路,包括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李世纲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发言,周兴国针对于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同时,座谈会上,哈师大分享了“双导师制”(高校教师+中小学导师联合指导实习)及“实践学分银行”制度,其“全程实践”培养路径(从大一课堂观察到大四顶岗实习)为我校优化实践课程提供了清晰范本。双方还就地域音乐文化融入课程(如《东北民歌演唱》)、教育技术与课堂融合等议题交换了意见。下午,参观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学设施,并走访了音乐学(师范)专业的教学现场,通过实地走访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王晓娜老师的课堂,了解到音乐教育系的实际授课情况和教学管理模式,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19日上午,调研团队特别走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探寻工科院校在艺术教育中的跨界创新。在智能音乐实验室,还观摩了“机器人乐队”“航天主题音乐创作”等跨学科项目,深刻感受到 “技术赋能艺术” 的无限可能。哈工大 “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班” 的培养模式(工科生辅修音乐表演),为我校探索 “音乐 + 科技”复合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之道,在于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本次调研通过 “专业院校立标杆、师范院校找定位、工科院校拓边界”的立体调研路径,为我校音乐教育改革注入了多元动能。未来,唯有将“艺术的温度”“教育的厚度”“科技的锐度” 深度融合,才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本次调研圆满成功,三所学校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实现了中国版图上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在高等音乐教育建设领域的一次碰撞,为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开展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