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详情

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时间:2023-06-27 浏览量:1407

  文化本身的传承发展最终还是要充分激活人的最大作用,以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说文化,实际上是在说人性、人心、人生,文化说到底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我们有必要对“中华”进行深入辨析和理解。

  首先,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是青年。6月1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蔡奇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的致词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弘扬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克服一切不思进取、耽于安逸、躺平佛系的消极思想,以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敢于创造世界奇迹的豪迈,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国青年运动的奋斗华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是责任主体。青年是“常为新”的,但喜新不意味着一定厌旧,需要把握好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征。青年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好奇心”,许多文物和中华文化遗产本身就妙趣无穷,若进一步辅之以新奇多样的传承体验活动,那么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当代青年要理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采取无视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巨大时代差别的文化复古主义,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直接“嫁接”于当代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互补、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复合文化形态,而且精华与糟粕的判定不是一个单纯的静态挑选过程,而是随着时代需要的变化,二者可能发生动态转化。在这个意义上,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传统文化,按照现实社会的需要、价值主体的利益、现代人的思维模式等,进行现代和传统的文化传承续接。

  其次,青年要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青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力”。如今的青年选择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书本上、尘封在博物馆展柜里,而是通过自身对文化精神进行领悟和加工,创造出更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产品。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传承不仅彰显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更激发了更多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创意,使他们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粉丝”。特别要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打开宽广的创新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展开面向未来的中华文化创新。

  在信息技术时代,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为青年传承创新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窗口。比如,《唐宫夜宴》用5G+AR技术将盛唐风貌“迁移”到当下,《数字藏经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点击中得以体验千年文化积淀……高新科技的赋能,让馆藏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和伫立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火起来”,让传统的成为现代的,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我国台湾地区的著名画家蔡志忠将老子、庄子、孔子用动画版形式创新表现出来, 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内容, 受到了整个华语文化圈的推崇和欢迎。

  最后,激活中华文化的价值,青年重在践行。笔者长期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中华文化激活发展论”,即文化本身的传承发展最终还是要充分激活人的最大作用,以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内心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兴衰。青年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主力军,要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在客观理性的前提下,认同、肯定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还要把这种认同转化为行动。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最具社会活力和创新意识,青年应主动担当,投身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和塑造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沃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向和正确路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一系列智慧沉淀而成的“金句”,激励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成为无数中华儿女的人生指南和行为规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要学习,更要践行,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见微、见实、见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让世界都看到璀璨的中华文明。